每天一到八點半,貴州華星冶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華星冶金”)財務部門的內勤人員,都準時在群里更新公司銻系列產品的庫存量和產量等核心數據,并同步對接銷售人員,以便精準掌握貨品情況,及時響應供貨需求。
產品剛下線入庫,隨即裝車發往全國,在貴州華星冶金已是常態。“我們的生產設備滿負荷運轉,倉庫常年維持低庫存狀態,銻系列產品供不應求。2025年,公司總產值預計突破18億元,邁向發展新臺階。”公司總經理龔愛民說。
近日,貴州省工信廳公示第七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2025年專精特新“小巨人”復核通過企業名單,貴州華星冶金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此次入圍‘小巨人’名單,只是貴州華星冶金發展史上的一個亮點。我們將繼續開展科研攻關,為客戶提供優質的銻系列產品。”龔愛民說。
純銻呈銀灰色金屬光澤,因獨特的特性被譽為“工業味精”,廣泛用于電線電纜、蓄電池及鉛合金、玻璃、陶瓷、化學制品、鋼鐵等工業及軍事領域。銻在產品中添加量雖低,但卻能顯著提升性能,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
岑鞏縣既沒有銻礦資源,也缺乏配套產業鏈,為何能吸引貴州華星冶金在此扎根10余年?龔愛民的答案是:既有機緣巧合,更得益于優良的營商環境。
2010年,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調整,湖南華星集團的銻冶煉廠急需重新選定場地再生產。此時,貴州岑鞏經開區正在招商引資。“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從朋友口中了解到岑鞏的優惠政策,實地考察后就認定了岑鞏。”龔愛民說。
在岑鞏縣的支持下,2014年,貴州華星冶金投產。10余年時間里,貴州華星冶金從“小而弱”到“精而強”,逐漸成長為全國銻行業的佼佼者。
作為湖南華星集團的子公司,貴州華星冶金主要負責冶煉采自廣西和甘肅的礦石,部分銻產品直接銷售,其余的運往總部精加工再推向市場。
近年來,隨著現代制造業對高強度鋼、高效澄清劑、高致密性防火屏障等材料需求的增加,以及環境保護法規日益嚴格,傳統的冶煉工藝已無法滿足國家及市場的要求。如何實現更大的技術突破,成為貴州華星冶金面臨的核心課題。
對內,貴州華星冶金增加科技投入,強化員工技術技能培訓,并給予一定的技術創新成果獎勵,激發員工的創新熱情。一批技術人員結合客戶的實際反饋,夜以繼日地優化冶煉技術、反復試驗,確保產品有較好的純度和質量。
向外,公司與中南大學、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開展低品位銻礦提取三氧化二銻的技術研究,不斷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憑借著這股干勁,銻產品性能逐步提升,高純度三氧化二銻“一步法銻白爐”集成生產技術,成功解決了國內一步法工藝難以突破99.5%純度的行業瓶頸。
“10多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生產物美價廉的銻系列產品,通過該項技術提煉的三氧化二銻,不僅降低了能耗,節約了成本,還減少排放廢氣,實現綠色智能化生產,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擺脫了中國相關公司對進口高純三氧化二銻的依賴,保障了光伏玻璃、半導體等關鍵領域供應鏈安全。”龔愛民說。
截至目前,貴州華星冶金取得授權發明專利5項,受理或實質審查發明專利12項,實用型專利19項,注冊商標1項,參與起草國家及行業標準2項。
隨著市場需求規模的持續擴大,貴州華星冶金目前已建成年產2萬噸銻錠、銻鉛合金、鉛鉍銻合金等銻系列產品的生產線,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突破10億元。
2024年8月,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對銻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倒逼整個銻行業進行轉型升級。”龔愛民說。
此前,貴州華星冶金的出口業務占比約40%,出口管制政策下,公司將重心轉向國內市場,力求在激烈競爭中突圍。對此,貴州華星冶金持續加碼技術創新,近兩年,公司研發投入平均增速達68.1%,通過技術迭代鞏固產品競爭力。
同時,政府部門主動牽線搭橋,拓寬銷路。“自落戶岑鞏以來,政府部門主動對接我們的需求,提供上門服務,有求必應、無事不擾。”龔愛民說。
持續的投入帶來了顯著的市場回報。一塊塊銀灰色的高純度銻從岑鞏縣出廠,走向江蘇、浙江、山東、湖南等地的工廠,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5%。
“當下,公司正朝著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創新高效型的現代化企業目標邁進,為岑鞏縣打造55億級園區貢獻力量。”龔愛民說。
(關鍵字:銻礦 華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