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即將深入大地凍土層之下,源源不斷輸送原油和天然氣資源的來自黑龍江建龍的高鋼級無縫鋼管,這些無縫鋼管看似尋常,實則是穿地利器。在五六千米的深井或深海中,每平方厘米要承受約1.2噸的壓力,相當于一輛小轎車的重量壓在大拇指甲蓋上,還要在80度的高溫環境下穩定工作,每一根鋼管的誕生,都是與微米級瑕疵的較量。
走進黑龍江建龍無縫鋼管生產車間,軋鋼廠副廠長劉恩顯談起產品來如數家珍,眼神中流露出難抑的自豪:“今天咱不說那些冷冰冰的數據,就嘮嘮廠里造的‘鋼管俠’到底牛在哪——這些鋼管去年曾給極地鉆井供貨,零下60℃凍了三個月愣是沒裂紋,當地工程師都直呼'達瓦里希奇跡'!”
為實現無縫鋼管產品的高端化、綠色化,這些年,黑龍江建龍的研發人員可是沒少“折騰”。
首先是純凈度——高端管材的“生命線”。為解決鋼水雜質多、有害氣體超標問題,黑龍江建龍研發人員聚焦全流程煉鋼工藝攻堅,從鐵水硫含量控制開始,反復調試精煉渣系配方,優化各項技術參數,大膽創新——把原本可能引發裂紋的串狀夾雜物,變成彌散的球狀夾雜物。那段時間,實驗室和車間連軸轉,光爐渣成分調整就做了上百次試驗,終于讓鋼水成分穩定下來,為后續抗擠毀、抗腐蝕管材筑牢了“純凈基礎”。
而高鋼級抗擠毀油井管的開發更像是“破解復雜方程式”。針對中原油田巖鹽層蠕變擠毀套管的痛點,從拆解失效機理,到設計端修正,引入微合金體系,再到開發管端削尖軋制技術,最終實現管材抗擠毀值達標,一次性在油田下井成功。
抗腐蝕攻關更要較真。西南高含硫氣井對管材要求苛刻,黑龍江建龍研發團隊模擬長慶、新疆油田的酸性環境,反復調整合金配比,做了數十次720小時硫化物應力開裂試驗,終于讓套管通過檢測,現在已在油田安全服役1年半。這些突破,靠的是車間里200多個日夜的較真,靠的是“守正創新”的韌勁!
近年來,黑龍江建龍聚焦科技創新,在穩定石油用管的基礎上,成功研發出API最高鋼級高強度石油管、高強高韌抗擠毀鋼管、抗硫化氫腐蝕和抗CO2腐蝕高端石油管,以及超大型履帶式起重機用臂架管等高端管,擁有百余種鋼級和2000余規格,服務于石油鉆探、海洋工程、高壓鍋爐等領域,并通過了美國石油協會(API)、歐盟體系、俄羅斯體系認證,以及中國、法國、挪威船級社認證,確保產品全球市場合規性。
如今,黑龍江建龍開發的高鋼級無縫鋼管產品已穩定供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延長油田四大國內主力油田,成為其核心供應商,并遠銷至中東、歐洲、非洲等國家和區域,為該公司拓展全球能源領域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鍵字:無縫鋼管)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340號